133 0641 9704
發布時間:2022.10.04 分類:技術動態 點擊:次
2017年7月17日,在西安理工大學舉行的全國虛擬儀器決賽中,由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本科生設計的具有觸覺與視覺反饋的體感機器人通過現場答辯、實物演示等環節,奪得本次大賽特等獎。同時,另外1個項目 基于LabVIEW的具有對話功能的表情機器人 取得了本次大賽的3等獎。
7月18日,主辦方舉行了頒獎儀式并對獲獎作品進行展現。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類專業教學指點委員會秘書長胡曉東有效減少碳排放、提升設計靈活度、西安理工大學副校長劉軍、美國國家儀器公司市場副總裁Ajit G中塑協聚苯乙烯擠出發泡板材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紀要okhale、亞太區市場總監Ryota Ikeda、NI中國院校計劃經理潘宇等佳賓為獲獎選手頒獎。18日,主辦方舉行了頒獎儀式并對獲獎作品進行展現。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類專業教學指點委員會秘書長胡曉東、西安理工大學副校長劉軍、美國國家儀器公司市場副總裁Ajit Gokhale、亞太區市場總監Ryota Ikeda、NI中國院校計劃經理潘宇等佳賓為獲獎選手頒獎。
大賽影響力日趨擴大 參賽高校覆蓋海峽兩岸
全國虛擬儀器大賽始于2011年,每兩年舉行1次,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科學與技術教學指點委員會主辦,美國國家儀器公司協辦。自2011年起,全國虛擬儀器大賽已成功舉行3屆,累計有500余家高校派出4000多支代表隊參賽,共提交創意作品近2000件。已成為全國工科類院校公認的虛擬儀器領域、具影響力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比賽。
第4屆大賽共有來自全國158所高校的915支隊伍報名參加,實際提交作品631份。經過初審和復賽階段的劇烈角逐,本次大賽共有62支隊伍入圍決賽。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在頒獎儀式上致辭表示,全國虛擬儀器大賽不但可以為高校學生建深層次的科技創新平臺,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創新的積極性,激起其創造力,在加速虛擬儀器技術創新、提升產學研用結合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積極的作用。
此次大賽在歷屆大賽的基礎上,首次設立了工程利用和職業技能兩個新增獨立組別。旨在通過比賽,積極帶動創新性人材的培養,增進產學研用的緊密融會,和賽事的成果轉2.2.1 A/D轉換器的選擇及特性A/D轉換芯片種類繁多、性能各異、價格差別很大化。
西安理工大學副校長劉軍表示,承辦這樣的比賽,對西安理工大學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和儀器類專業教學改革、人材培養模式改革起到了推動作用。
職業技能組比賽已于7月4日在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結束。
參加本屆大賽的選手不但來自內地高校,還有的來自臺灣地區,很多院校之間還有著深入的合作關系。取得創意孵化組2等獎的作品開刀房恢復室之照護輔助系統就是由臺灣交通大學與電子科技大學兩所高校共同研發的。
參賽作品創意豐富 利用價值
大賽提倡和鼓勵學生將創意與工程利用趨勢、實際生活相結合。本屆大賽出現出1批聚焦科技前沿和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創意產品。作品觸及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計算機、電氣工程、機械工程、通訊工程、電子工程、動力工程、汽車工程、宇航科學等眾多學科與實際工業利用領域。
特等獎作品具有觸覺與視覺反饋的體感機器人吸引了大量參觀者;常州工學院研發的基于MyRIO的水下機器人可以完成深度100米內的水下視察和作業;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發的混色3D打印系統克服了目前桌面級3D打印只能打印單色的缺點
有的參賽作品貼近生活實際。比如,有面向辦公室人群設計的健康生活利用,有為師生解決平常學習和文娛需求的校園盒子,更有VR實景探測系統,有手勢辨認-視覺增強交互系統,還有災后智能搜救車等。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設計的智能腰帶,可以實現對老年人的安全監護。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開發的體感人機交互的情感宣泄系統,設有吶喊、傾訴、暴打等多種宣泄方式。這些作品創意大膽豐富,具有廣闊的利用前景。
作為本次大賽的承辦方,西安理工大學設置了作品展現區,入圍決賽的代表隊現場展現了參賽作品,并進行講授。展會現場還特別設置了企業合作洽談區,幫助參賽作品實現成果轉化。
大賽還開設了網絡直播,2、波紋管環剛度實驗機由于管材的特性4萬余未能到場的朋友,通過直播觀看了本次大賽的決賽、頒獎及獲獎作品展現。
主辦方接受媒體采訪主辦方接受媒體采訪
大賽致力于培養拔尖創新人材
全國虛擬儀器大賽自設立以來積極引導參賽學生培養本身成為未來工程師,除在校大學生外,大賽鼓勵對工科感興趣的中學生也能夠參與進來,盡早接受工程師培養熏陶。大賽1直致力于培養拔尖創新人材,在服務國家新工科建設中的作用也日趨凸顯。
賽事以外,大賽協辦方美國國家儀器公司將通過教育部-NI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給予參賽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給予合作支持。另外,協辦方將陸續依托全國近10個城市的教育部-NI產學合作育人示范基地,對參賽師生展開系列培訓。
據了解,獲獎選手除取得不菲的獎金外,還有機會參加圖形化系統學生設計大賽、赴美參加 2018 年 NIWeek獲獎作品展現、參評年度儀器儀表獎學金。另外還將取得企業的特別援助。
編輯點評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深化校企合作,通過創新創業訓練環節進1步加深學生在技術方面的積累;以參加各類大型綜合比賽為導向,積極推動CDIO項目實踐對接雙創教育,在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多項課外科技或創業比賽中頻獲佳績,成為學校實踐教學和雙創教育中1道靚麗的風景線。